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国内
投稿

【小店头条】“营商环境看小店”系列报道(二十)——政企同心解难题 小店区以实干优化营商环境

2025-08-02 15:03:1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优化营商环境是培育和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关键之举,小店区始终将其作为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以“视如己出、亲如兄弟、心心念念、千方百计”的服务理念,用心用情用力用智慧破解各类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将作风建设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以务实举措为区域市场主体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天,小店发布带来《营商环境看小店》系列报道之二十。

基层商会实践显温度

6月19日,在区工商联的全程指导下,营盘街道商会选举大会召开,依法选举产生首届领导班子,并吸纳32家涵盖多领域的优质企业成为首批会员单位。近年来,小店区主动学习发达地区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和运行的相关经验,积极探索建立街道商会联席会议制度,旨在更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更精准回应企业诉求,为企业互通有无、发现商机、以商招商提供良好平台,助推营商环境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

“商会成立以来,我们秉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的工作原则,逐步深入各会员单位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和实际需求,为后续开展针对性服务夯实基础。”营盘街道商会会长苗君华说道,“同时,为有效提升会员单位归属感,激发其参与热情,我们陆续对各会员单位进行了授牌,并创新推行轮值制度,每月选取部分会员单位组建轮值小组,引导其深度参与商会日常事务,形成共建共创、成果共享的良好生态。”

联合区工商联发起专项民意调查,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差异化需求开展政策解读培训,让惠企政策真正“滴灌”到企业;通过“共赴关帝城·弘扬忠义魂”主题活动探寻关公故里文化底蕴,增进了解、交流情感、凝聚共识,创造合作机会;举办“7·17骑士节”活动为外卖小哥送上防暑礼包,引导会员单位热心公益事业、践行社会责任……短短一个多月间,营盘街道商会已经在打通“内循环”、凝聚“向心力”上实现良好开局,做到从“见形”到“见效”的跨越。

“我们将持续为商会发展提供指导,同时动员更多企业加入到商会中来,用实打实的成效让更多企业从中受益。”营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柏云飚表示。

创新机制建设夯基础

营盘街道商会的组建与发展离不开系统长效的营商环境优化机制。近年来,小店区主动谋划建立信息畅通、反应灵敏、执行有力、反馈及时的营商环境监督机制:于2022年1月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主任”的小店区营商环境监督委员会,搭建起政企沟通互动桥梁;创新“反向式”评价机制,从高校专家、企业及商会代表等群体中选聘16名特邀监督员,及时收集掌握本领域或相关领域遇到的损害经营主体和群众合法权益、破坏小店发展环境的问题;设立13处营商环境监测点,把优化营商环境的“高清探头”架到全区经济发展一线,为全区营商环境“找茬”“揭短”“挑刺”;区营商环境监督委员会每季度召开2次全体会议,区领导、特邀监督员与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交流会商,构建监督员现场“出题”,区领导带头“破题”,职能部门承接“领题”、限时“答题”的闭环机制。截至目前,共召开全体会议21次,发现解决各类问题事项300余件。

注重“跟踪式”监督问效,积极探索创新营商监督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督网络,既整合区纪检监察、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等多部门力量,对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又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启动“营商环境监测”工作机制,设置投诉举报电话、邮箱、营商环境监督二维码、意见箱、留言卡并建立监测台账,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

下一步,小店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将监督力量延伸至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收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掌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共性困难和需求,更好地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企业轻装上阵,放开手脚谋发展。(小店发布)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