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国内
投稿

【人民网】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小而美”构筑城乡文化新图景

2025-10-27 15:12:4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VR沉浸科普平台成为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的一大亮点。张峰涛摄

最近,一种新的休闲方式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除了远行出游,还有不少人选择走进一些独具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书香与艺术的氛围中,度过一段休闲而宁静的美好时光。

随着“新建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被列入2025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这些“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省各地涌现。全省重点打造的8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典型案例均已进入建设改造提升的收尾阶段,成效初显。其中,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介休香文化博物馆、“阳泉记忆·1947”文化园城市书房等一批具备阅读、演出、展览功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脱颖而出,成为引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首批标杆。这些空间以其鲜明的主题定位、完善的设施配置、丰富的业态组合,将优质文化资源直接输送至基层,成为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普惠于民的生动实践。

数字化与地域性展示 满足公众特色文化需求

太原南站客流如织,与之毗邻的太原市图书馆南站·国贸T6分馆也迎来了一批批特殊读者——刚刚抵达山西的游客。“在多媒体互动区的触摸屏上,我找到了许多介绍山西文旅资源的资讯,内容更新及时、权威可靠。原本只是想歇歇脚,没想到发现了一个宝藏空间。”来自江苏的大学生小于兴奋地表示。

这座占地近500平方米、藏书12000余册的现代化分馆,充分考虑了交通枢纽的特殊区位,在提供舒适阅读环境的同时,更肩负起展示山西文化形象的窗口功能。馆内不仅配备饮水机、充电电源等便民设施,更依托多媒体互动区、VR沉浸式体验设备等数字化手段,为初来山西的游客打造了一个集信息获取、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太原市图书馆馆外流通部张峰涛介绍:“我们建设的太原南站·国贸T6等四个分馆都在传统阅读功能基础上进行了数字化拓展,配备电子图书借阅机和电子阅读本,其中,电子图书借阅机内置10万册资源,读者扫码即可带走阅读;电子阅读本提供5万册优质资源供外借。这种‘传统+数字’的双轨服务模式,极大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更重塑着城市文化生态和市民生活方式。它们以其灵活性、包容性和创新性,打破了传统公共文化设施的边界,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让创意点亮城市空间,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随着这一创新实践的深入推进,这些“小而美”的文化空间必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乐享多彩文化体验,逐步成为连接社区生活、温暖千家万户、贯通城市脉络的文化纽带。

来源:人民网 山西日报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