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国内
投稿

【文明实践】盘活辖区资源 打造家门口的“永康幸福”

2025-04-09 13:58:57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小店区永康北路社区成立于2002年,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居民11000户,2.4万余人,下辖63个生活小区,划分为19个网格,驻地单位106家。近年来,永康北路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宗旨,以“志愿星光、辉耀永康”作为党建品牌,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每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百余次,为群众打造家门口的“永康幸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一强化整合资源 在共驻共建上下功夫

“有社区协调场地,我们终于能享受到冬暖夏凉的活动空间了”,65岁的李大姐站在宽敞的活动室内高兴地说。她退休后和辖区内姐妹组建了一支模特队,缺少排练场地,社区充分整合辖区共建单位阵地资源,与小店区心理咨询协会、小店区一中等驻地单位主动对接,将其图书阅览室、舞蹈室、心理疏导室、操场等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居民提供社会公益、志愿服务、文化生活等文明实践服务平台。

二把握群众需求 在利民惠民上下功夫

“大夫,我的眼睛最近看啥都不清楚……”“大夫,我最近睡眠质量很差,不知道啥原因?”永康北路社区联合驻地企业中铁十七局集团中心医院开展以“真情融社区、义诊暖民心”为主题的健康义诊活动,大夫们忙着给居民答疑解惑。“社区定期举办义诊活动,不用排队、挂号,就能得到专家的诊疗,真方便。”在基层治理过程中,永康北路社区通过走访掌握居民“需求”,了解群众“呼声”,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医疗义诊、文艺汇演等活动,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因地因时制宜,策划“小切口”服务,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米”。

三创新服务形式 在打造队伍上下功夫

永康北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家门口的服务”,构建以文明实践为纽带、党群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通过细“治”入微贴心服务,提升了基层治理温度,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创新志愿服务项目, 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4支:“蒲公英安心家园”晚辅班,为流动儿童提供“三味书屋”周末阅读、“山西好地方”户外体验等爱心服务;“永康解忧室”,为工作紧张、学业负担、空巢等因素导致的“心理亚健康”开辟了专业心理咨询室。“都挺好调解队”吸引居民党员、驻村居律师、辖区片警等群体多元参与,用法理情兼顾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让群众感受到“以柔化刚”的调解温情……

四延伸文明实践触角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

永康北路社区党委发出倡议,生产资料小区党支部、物管会迅速响应,率先向全体居民发起“彩绘家园、共筑文明”实践活动。

社区老党员、生产资料小区老业主王鸿宾一家三代人投身其中,手持画笔,为小区绘就出一片绚烂,也为家园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 82岁老人刘玉平 每天上午准时带着调色板和画笔,用色彩与线条勾勒出的生动图案,不仅美化了小区环境,更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传递给每一位居民。

社区志愿者与小区居民也热烈响应,踊跃投身其中, 一幅幅充满童趣与创意的图画在墙面上诞生。 这些彩绘墙与小区的窗户、电表箱完美搭配,不仅极大提升了小区的整体颜值,还摇身变成了精神文明宣传的前沿阵地,成为居民家门口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自永康北路社区发起“彩绘家园、共筑文明”志愿活动以来,各小区党支部、物管会纷纷响应,“能人”争相亮相,绘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家园,有效激发了居民的共治热情,提升了居民对小区、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夯实了社区治理的群众根基。

下一步,永康北路社区将持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桥梁纽带,发动更多居民主动融入小区和社区建设,携手绘就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同心圆。(小店发布)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