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民生
投稿

【基层治理】滨东社区:“五小”工作法 激活社区治理“大能量”

2025-04-07 09:25:35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admin

平阳路街道滨东社区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根本路径,利用“小阵地、小网格、小平台、小清单、小队伍”五小工作法,进一步密切与居民群众的联系,紧盯民生福祉和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以“小举措”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以“小服务”撬动辖区居民群众的“大幸福”。

“小阵地”做好服务“大文章”

滨东社区党委整合闲置资源,与各小区物业沟通破解阵地场所不足难题,在“家门口”打造党群服务站,融入党建、治理、服务等功能,满足日常办公、党员教育、便民服务等需要,“小阵地”聚起“大人气”。综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青年之家、妇女微家等,提档升级党群服务阵地,坚持“一站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开展读书分享会、端午包粽子、免费义诊、三八插花等活动20余次。确保活动空间最大化、服务内容最优化,推动实现“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

“小网格” 织密治理“服务网”

以“小网格”为切入点,深耕“微治理”,优化“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治理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网格。按照“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要求将社区精细划分为14个小网格,打造一个集风险预判、隐患排查、纠纷化解、舆论引导、民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连心网”。建立健全入户走访常态化机制,由网格长和网格员牵头,联合社区警务室和卫生服务站,定期走访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关注对象,让小网格成为居民与社区沟通的“高速路”,将服务精准送达每家每户。

“小平台”解决民生“大实事”

由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共同牵头,建立起物业公司、物管会、居民“五位一体”的协商议事平台,因地制宜利用小区凉亭创设“院落议事会”“小区治理月月谈”“邻里夜话”等自治品牌,充分整合沿街门店、片警、环卫人员等资源力量,合力破解停车难、充电难、垃圾乱扔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50余件,拉近邻里距离,增强治理合力。

“小清单”点亮居民“心愿单”

社区开展“需求大调研”,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走访、居民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居民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同时,挖掘社区内各类资源,列出资源清单;在此基础上,制定服务清单。例如,针对居民提出的增加文化活动需求,社区整合辖区内的文化志愿者资源,定期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等培训课程,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让居民切实感受到社区服务的温度。

“小队伍”凝聚社区“大能量”

积极培育各类社区自治小队伍,如党员先锋队、邻里互助队、环保志愿者队、“银发”先锋队等10支志愿队伍。号召在职党员、热心党员主动亮身份、亮职责,深入小区、楼栋和居民家中,用心用情倾听居民心声,协助解决居民诉求,化解邻里矛盾纠纷、整治小区环境卫生、帮助孤寡困难老人等,成为社区治理的“千里眼”“顺风耳”“好帮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得到了快速处理,家门口的“小队伍”隔离了冷漠,加深了“共情”,让更多的小区居民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不断汇聚力量。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核心在“融”,关键在“实”,根本在“民”。滨东社区党委实现了从“单兵作战”到“协同共治”的转变。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五小”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效能治理,让幸福和谐成为社区最美底色。(小店发布)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