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企业
投稿

太原:信(筒)箱有了“身份证” 用了大半年效果真不错

2023-10-17 16:41:21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0 责任编辑:admin

10月17日市邮政管理局传来消息,太原现有的农村乡镇网点42个(其中偏远网点8个),这些网点特别是偏远农村网点,所在区域多为山区半山区、地广人稀、距离较远。今年,我市在全省自主创的“邮政信箱二维码”,经过三个季度使用,尤其在农村区域全面推广后,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

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太原市邮政管理局为强化邮政信(筒)开箱时间的监管,全面提升农村邮政普遍服务质量,积极推动市邮政分公司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互联网应用,实现对传统邮政服务和管理的革新。今年以来,已率先完成163个普服网点邮筒(箱)的“赋码”工作。也就是说,每一个邮筒(箱)都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能随时监测开箱频次和时间,从而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用邮需求。

为满足辖内村民信件来往需求,太原邮政公司以“二维码”为载体,通过“码上载物”的数智化应用,把管理和服务延伸到了偏远一线。太原邮政分公司为每个信(筒)箱制作二维码,相当于给于邮政信(筒)箱赋予一个“身份证”,并与网点位置关联绑定。

市邮政管理局普服科科长李涛表示,通过“扫码”采集信息实时上传,让邮政信(筒)箱“活”起来,在方便营投人员管理维护信(筒)箱、检查上报异常情况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普遍服务在农村区域更好的落地。

一方面,营投人员“扫码”结果,每日实时同步反馈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邮政信(筒)箱实时开取和邮件拿取的动态监控,有助于员工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和规范,强化日常基层对信(筒)箱维护管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叠加“码上功能”,太原邮政拓展延伸“二维码平台”的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让员工在每日扫码的同时,还可以进入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制度和规范的学习、问题案例的借鉴等等,成为偏远地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线上工具”。 (马卓)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