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资讯 > 国内
投稿

【基层治理】黄陵街道:建强驿站暖“蜂”心 双向奔赴“驿”家亲

2024-04-25 13:22:01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0 责任编辑:admin

近年来,快递和外卖服务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黄陵街道坚持深耕新兴领域党建,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实际出发,打造“暖蜂驿站”提供暖“新”服务,实现了社区(村)全覆盖,让新兴行业从业人员在辛勤劳动中得到尊重和关怀,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强阵地 “暖蜂驿站”先建“站”

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辖区各社区(村)党群服务中心,按照“十有五统一”标准,逐步规范化建设“暖蜂驿站”,将适合的社区活动室、闲置老房子以及物业用房进行改造。建成后的“暖蜂驿站”虽小,但桌椅、饮用水、充电设备、图书等物品一应俱全,能提供饮水、热饭、充电、阅读等30项基础服务,不仅是快递员和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也可以随时进来歇脚、喝水、如厕。如,在辖区内龙城南街打造了“暖新一条街”项目,“暖新窗口”的店铺覆盖了医药、餐饮、汽车维修等行业,为群众提供“冷热直饮水、餐食加热、9折餐饮、免费WiFi”等12项服务。农南一社区打造“暖蜂驿站”亭,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心坎上。民航社区在原有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基础上,融合打造了“暖蜂驿站”,既扩大了服务范围,又加强了站点功能,通过提供温情服务,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吃饭难、休息难、上厕所不方便等实际难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怀和体贴。

强组织 “暖蜂驿站”找到“蜂”

为持续推进在新就业群体中加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街道倡导各社区(村)加强引导新就业群体到居住地和工作地社区(村)报到,辖区内各社区(村)统一建立了台账,做到动态增减。目前,已有63名新就业群体人员到社区报到。同时,引导网格员、了解社区情况的热心居民发掘社区内的新就业群体人员并带领他们向社区党组织靠拢,加强与社区的沟通合作,提升他们在社区的存在感,邀请他们发现问题“随手拍”,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有效推动快递员参与基层治理。在东峰社区,顺丰快递小哥小李在送件途中,发现辖区内宝塔路线缆被挂断脱落,便在社区的“随手拍”微信群中将发现的问题报回,社区立即联系相关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合力解决了一次安全隐患。

强服务 “暖蜂驿站”重在“暖”

自“暖蜂驿站”建成以来,街道紧紧围绕打造精准化、精细化和全覆盖党群服务工作思路,充分调动群团、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力量和资源,为辖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质、多样的“暖蜂”服务。街道、社区(村)两级联动,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暖蜂驿站”开展“暖蜂”关爱活动,如,马练营社区开展了“给小哥送温暖”系列活动,夏天联合沿街商铺为小哥准备免费的绿豆汤清凉解暑,冬天在“暖蜂驿站”为小哥送上一杯奶茶暖身暖心。通过提供物质上的暖心关爱礼物、精神层面的心灵精神慰藉,逐步提高关爱活动的精准化,提升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幸福感,逐渐打开他们的心,赢得他们的信任和信赖,形成持续的良性互动,增强双向赋能共建共治,激发他们内心助力家园建设的热情,充分利用职业特点反哺社区治理,实现党群“双向奔赴”的温馨画面。

下一步,黄陵街道将继续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暖蜂驿站”建设,加强服务力量,升级服务清单,扩展“暖新”阵地,优化“暖新”服务,让“暖蜂驿站”成为户外工作者的“临时小家”。同时,鼓励其参与基层治理,达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目标,为基层治理增添“蜂”力量。(小店发布)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