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公安
投稿

太原市交警支队发布2021年“清明节”安保及分析研判应对措施!

2021-03-31 13:05:38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6 责任编辑:admin

国务院确定的今年“清明节”假期为4月3日、4日、5日,根据太原市“清明节” 祭扫活动安排、当前太原市道路交通管理形势、“清明节”期间交通状态预测,对“清明节”期间太原市的交通安全风险、拥堵发生形态、交通事故预防等工作,进行了分析研判,并提出应对的管理措施,具体情况:

太原市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王海潮(发布相关情况)

一、基本情况

根据民政部门分析预判,“清明节”期间,太原市祭扫人数将达到80万人,今年祭扫活动的主要特点:

1、恢复现场祭扫。由于太原市疫情已转入常态化防控,今年“清明节”期间,太原市将全面放开现场祭扫活动。

2、创新祭扫方式。清明节期间,太原市将开通我的太原APP“云追思”“代客祭扫”模块,提供网上祭扫服务。

3、街头禁烧活动。继续开展街头禁烧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祭扫、摒弃丧葬陋习。

二、交通流量变化: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清明节”期间,太原市将以小雨和阴天为主,外出踏青、周边游的交通流将激增。

1、总体特点:

根据预测,今年“清明节”期间,太原市道路交通呈现以下特点:

管理重点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由于墓园将恢复现场祭扫活动,届时驾车乘车前往祭扫的群体将高度集中,特别是城市快速路、主线公路,交通流量短时激增,通行压力积大,安全隐患突出、极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通行压力由城区向郊区转移。近期气温持续回升,群众外出踏青、周边游、乡村游数量明显增多,届时晋祠、万亩生态园、汾河景区、崛围山等景区周边道路流量将明显增大,通行压力将由城区向区转移。

2、流量预判:

根据历年“清明节”假期交通流量研判,结合今年道路交通情况综合分析,预计清明期间,全市交通流量高峰主要为:

按照清明祭扫“赶早不赶晚”的习俗,祭扫高峰应确定为4月2、3、4日上午,届时,卧虎山公路、旧晋祠路、龙山街、东峰路、天龙山旅游公路、长风西街、西山旅游公路等交通流量将呈现井喷式增长。

此外,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届时牛驼寨陵园(包括双塔革命公墓)和黄坡陵园,将出现群众祭扫和爱国主义教育人流叠加的情况,为此迎泽一大队杏花岭大队万柏林一大队要高度重视,全力做好周边通行秩序保障工作。

此外,太原以及通往热门景区及游乐地点的周边道路将可能出现反复潮汐交通流高峰。

三、安全风险隐患(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1、因恢复祭扫,城区风险隐患增加。因现场集中祭扫人员迅猛增长,加之春季雨水来袭,城区通行压力增大,各类拥堵、事故风险增加。

措施:交警部门将提前分析研判,科学勤务部署,重点关注辖区墓园和祭扫现场道路通行秩序,做好疏堵保畅工作。

2、因旅游出行,公路风险隐患增加。春季群众中短途踏青旅游出行集中,致使旅游(公路)客运交通,以及自驾游交通安全风险加大。

措施:县(市)大队交警部门将加强对旅游客车、大巴车的检查,严查重点违法行为;要充分依托“两站两员”,全面强化对重点人员和车辆的劝导和管理工作。

四、交通管控措施(交警部门将采取哪些交通安保措施):

1、提前沟通部署:有祭扫点的勤务大队,将对祭扫点周边道路的实地调查摸底工作,并主动与民政、墓区管理等部门协调,制定周密工作措施和应急方案,全力确保道路畅通。

2、强化路面管控: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投向路面一线,投向重点时段,投向大流量路段,落实“网上网下”相结合勤务模式,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纠违率、管事率。

一是加强重点区域疏导:将全面加强市区11个大型陵园的对接沟通,在沿线和周边提前增加执勤岗位,部署足够警力,特别是针对各陵园周边易拥堵路段、路口加强管理,禁止车辆进入,并视交通流量情况适时分流车辆和临时交通管制,确保陵园周边道路畅通。

二是加强重点时段疏导:将针对节日期间潮汐交通、景区交通特点,将执勤警力向节日前后高峰出行时段、景区道路、易堵路段倾斜,加强交通流量集中路段的巡逻,及时纠正违法停车等违法行为,全力排除堵点。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配合:将积极协调旅游景区主管部门加强停车管理,防止因停车无序引发交通拥堵。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或其他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情况,要快速出警、快速施救、快速清障、快速恢复交通。

3、突出整治重点:

城区交警大队:将加强对陵园墓园、旅游景点、商业街区,以及人流、车辆密集区域的管理,严查酒后驾车、超载超员、涉牌涉证等严重违法;

县(市)交警大队:将加大对国道、省道的巡查力度,重点查处违法超速、面包车载人、超载(员)等严重违法;

辖区有旅游景点的大队:将会同有关部门对景区道路进行一次隐患排查,提前增设警示标志,提醒驾驶人安全驾驶。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