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聚焦 > 观点
投稿

让“指尖政务”成为“掌中宝”

2018-12-04 09:57:33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18 责任编辑:admin

“指尖经济”广泛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有外卖app下单,穿有网购,住有房源信息,行有打车软件,“互联网+”为生活带来了便利。当前“互联网+政务”也逐渐发展起来,政务文件收发软件、党员干部培训app、脱贫攻坚行动记录软件、各种政务微信群、qq群、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不得不承认,政务软件的使用极大地共享了信息和数据资源,收发文件不再受时间硬件条件限制,公务处理及时快捷,特别对于突发情况的信息收集和处置反应速度有很大提升。在人人自媒体时代,普通群众也可以利用政务软件更加便利地反映问题,办理事务,广泛监督。干群更能广泛充分交流,例如近日云南大学生建议降低公务员工资,云南省人社厅又在网上回复,一来一回不仅是对当事人的回复,也对有相同疑问的群众一并答疑,这样正面直接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沟通壁垒,充分表达各自观点,极大地公开社会想要了解的信息,消除误会。另外,像社保、公积金、驾驶证查询,智慧公交、安置帮扶等类别的便民服务项目,基本覆盖老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掌上服务类“指尖政务”最受欢迎。

但也不得不警惕,“指尖政务”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性。有的政务公众号关注人很少,内容更新也不多,纯粹为了建而建;有的为了增加关注率,硬生生地派发给下级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关注数量指标任务;有的干部加班熬夜、下村入户总要晒个照片,实在有溜须拍马之嫌,或者形式大于内容之弊;有的政务app旨在考核干部,且建立名目多而杂,实在是给干部增添了许多无谓的负担,让基层落入了“痕迹主义”的窠臼。

我们在享受“指尖政务”的利好时,也应该反对“一微了事”的形式主义做法,让“指尖政务”最大地发挥“掌中宝”的功能。(作者:里予)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