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聚焦 > 三农
投稿

“小木耳”飞向“大南方”

2019-02-17 09:06:52 来源: 作者: 点击量:3106 责任编辑:admin

小木耳、大市场,一袋袋、一箱箱,从北方运到南方,一二三上车……

近日,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山区一处仓库门口,一帮人正热火朝天地将一箱箱自家栽种、包装整齐的木耳装上一辆“大平头”的后车厢,挂着大红花的这辆车将载着双鸭山市广大木耳种植户的发展信心发往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一年下来,虽然吃了不少辛苦,但是眼看着销路不愁了,还能多赚钱了,宝山区七星镇的木耳种植户们心里比蜜还要甜,比过年还要高兴,他们拉着现场指挥装车的区镇领导的手一个劲地道谢。

“这么冷的天,大家干活要注意保暖,更要注意安全啊!”“我们不感觉到冷,心里热乎着呢。感谢市、区领导的重视,特别是区领导为我们牵线搭桥,我家销往南方的木耳每斤高于本地市场价7元钱,总共多卖出3万多元,这下可赚大发了!”七星镇杨木岗村木耳种植户宋伟高兴地对宝山区区长周传来说着心里话。

宋伟是村里的种粮大户,2018年他积极响应区、镇的号召,带头拿出4亩多地培育地栽木耳4万棒,产出4000多斤木耳。看到赚钱了,市场还好,今年开春他要继续扩大面积,增加菌棒数量,实现科学栽培,争取赚更多的钱。

去年,双鸭山市提出了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思路,遵循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宝山区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黑色产业”当作转型发展和精准扶贫的重头戏,因地制宜在全市带头发展地栽木耳经济。

在引进东宁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设区、镇、村三级木耳栽培园区的基础上,区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做好修路、架电、喷灌等先期配套设施,组织农民赴外地实地参观考察,聘请技术专家做专业指导,通过举办培训班、技术讲座、现场观摩会、典型带动、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全区推广普及地栽木耳种植技术。

一时间,宝山区七星镇和各街道办事处以及辖区森工、农垦等地纷纷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地栽木耳产业,目前学习东宁木耳产业模式,七星河源、宝诚基地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创建了6个木耳示范园区,全区年发展木耳菌棒230万棒,木耳产业已粗具规模。

七星镇镇长潘涛告诉记者,镇里在新村山边建立了50亩木耳生产示范基地,由政府出资修建两眼机井、架设两座变压器,用于服务基地建设。在政策的吸引和技术的扶持下,种植户成立了聚源农业专业合作社,当年栽种木耳30万棒。同时前进、华新、上游、杨木岗等山里四村发挥地理资源优势栽种木耳15万棒。

木耳丰收了,要找好市场,卖出好价钱。市、区领导十分关心木耳产业发展,借助“两山合作”的春风,利用与佛山高明区成为友好城区的优势,宝山区积极拓宽特色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区长周传来利用挂职锻炼时结交下的人脉资源广泛联系,积极争取高明区政府的支持,对方高价收购宝山区的木耳。目前首批3万斤黑木耳已开始发往佛山市高明区,春节期间他们的餐桌上摆上东北优质特色的木耳产品。

“我们全镇去年共生产45万棒木耳,每棒大概能出1.1两干货,按本地市场收购价每斤25元,销售额在123万元,每棒利润在2.75元。如果卖到南方每斤在32元,销售额在158万元,每棒利润提高到3.52元,可增加收入35万余元。”潘涛掰着手指头对记者算了一笔对比账。

潘涛表示,今后镇里将借助“双深”、“两山”合作平台,引进木耳种植先进技术,适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计划在上游村建木耳菌棒加工厂,并统一打造宝山小园特色品牌,利用实体店和互联网进行线上线下联动销售。

“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就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思维、创新思路,下好转型发展这盘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聚焦实现双鸭山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十个新’目标,坚定不移走好‘六条路径’,进一步深入解放思想,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内生动力。下一步全区将继续发展木耳‘黑色经济’,以科技引领、规模发展为方向,通过点上带动、全面开花,在全区更大范围推广,加快形成食用菌产业集群,推动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长周传来的话语里充满决心和信心。

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政府宣传干事马吉成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双鸭山日报》记者赵宏伟、杨军

文章来源: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