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刊新媒体首页 > 聚焦 > 聚焦
投稿

爱的传递 ——记“市最美教师”、东明县一中教师杨建民

2021-09-02 07:45:23 来源:菏泽手机台 作者:吴胜雷 点击量:31180 责任编辑:admin

爱的传递

——记“市最美教师”、东明县一中教师杨建民

文/吴胜雷 杨保学

与杨建民老师相识在8月末的一天。在县一中的新校区见到他时,他正拎着一包书匆匆往办公室走。面前的他,体型微胖,身着一件白色的T恤衬衫,面色和蔼。听别人介绍说,他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已经18年,一直以来,他的工作踏实勤恳,加之所教班级管理有方、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学校与上级的表彰,荣获了一系列的荣誉,在2021年教师节前夕,他还被评选为“菏泽市最美教师”,成为了很多同事学习的榜样。

“爱岗敬业”

杨建民2000年毕业于菏泽师专,后专升本考入了烟台师范学院。自2002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坚守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了十余年的班主任。在工作上,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责任心强,乐于奉献,提起他,很多同事们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

工作中,他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同时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

备课时,他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精心设计环节,力争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他学习先进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尝试“先学后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既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

他还注重“培优扶差”的工作,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积极整合课程资源,潜心研究语文教学策略,通过课前演讲、汉字听写大赛、春天送你一首歌、辩论赛、课本剧等形式,积极引导学生感悟汉语的魅力之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新颖的班级活动,优化了班级文化环境,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这些做法在全校范围内得以推广应用,并得到了学生、家长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和积极性有了根本性转变。

另外,在他担任备课组长期间,他认真指导教学,解答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帮助教师备课、督导他们上课,搞好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研讨、案例分析、听评课、教学反思的集体备课等活动,使年轻教师迅速成长,教坛新秀不断涌现。

“杨老师参加教育工作18年,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课堂教学上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关爱学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学子。”东明一中副校长董根生这样说。

在采访中,年轻的教师李少影表达了对杨建民的感谢,她说,“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很多疑问,每次请教杨老师,他都会热情积极地为我们进行讲解,使我们能够理清教学思路,对青年教师帮助非常大,使我们受益匪浅。

“责任与奉献”

在学校里,杨建民还担任着多个职务,这就意味很多时候他的工作是繁忙的。

“有时候,工作赶一起了,忙起来一个礼拜里有好几天都会住在办公室里”,采访中,杨建民笑着这样说。

下了班,杨建民坐在办公桌前,低头处理所在班级的各种事情,备课、批改作业、准备教案、写论文、写总结、策划教研活动,还有许多材料的撰写以及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等等。

总是一忙就到了夜深。工作的累了,他就站起来走一走,站在窗户边,看偌大的校园里安安静静,路灯散发出温暖的灯光;旁边的草地里,蛐蛐霍霍地歌唱;偶尔也有稀稀疏疏的车辆,闪着灯光从学校门口呼啸而过。

然后他坐了下来,埋头继续工作,工作是繁忙的,更是充实的。

有时候因为工作到太晚,家也就不回了,从柜子里拿出枕头和毯子,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凑合着休息一下。

通过另外的一件小事,也能看出来他的责任与奉献。好不容易参加了一次孩子的家长会,跟老师还没有交流几句话,因为单位有事不能耽误就匆忙地往外走。以至于老师随即把电话打给了孩子的妈妈,“他到底有多忙,说不上两句话就走,孩子你们到底是管还是不管?”

2009年,他骑摩托返校的时候,因避让车辆不慎摔倒造成锁骨骨折而住院。虽人在医院,但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学生,为了不耽误大家的课程,住院仅仅15天之后他就再次站在了讲台上。他吊着右臂、靠用左手写字,这样的场景印在了同事与学生们的心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靠着这种敬业精神,他所教的学生,先后有三十多位考入了“985”院校或空军飞行学院。他也先后荣获 了“东明县第一中学骨干教师”“东明县教学能手” “东明县最美教师”“东明县优秀班主任”“东明县优秀教师” “菏泽市一师一优课”“ 菏泽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菏泽市教学能手”“菏泽市优秀教师”“菏泽市教书育人楷模”“菏泽市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

“爱的传递”

因为自己的成长经历,杨建民老师在教育教学上,爱岗位、爱学生、爱同事,爱一切美好的事物;他善于在教书育人和教学管理之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能够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尊重学生,用欣赏增强他们的信心,用信任树立他们的自尊,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每学年,他所带班级每周日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活动,如习惯的的养成、学习经验交流、生活告诉我、榜样的力量、读书交流等。作为班主任,他十分注重每次主题班会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以后的言行。

平时他还经常与各科任教师交换意见,及时了解、掌握班上的动态,杜绝不良之风。这样,班风正了,学风浓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整个班级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杨建民老师还会经常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家访,了解一些特殊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找到突破的途径。

例如,他曾经所教的一位叫李倩(化名)的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他发现这个孩子有点孤僻,且有了辍学外出打工的念头,决定到她家进行家访。

一个周六的上午,他驱车60多里赶到了李倩家。经与其父亲的沟通了解到,李倩也有过幸福的时光,但由于各种原因,母亲带着姐姐改嫁了,因此,她开始对父亲充满了不解与恨意,以至于经常与父亲针锋相对,形成了自己孤僻的性格。

了解了这些之后,杨建民老师就多次找李倩谈话,谈理想、谈家庭、谈生活,他把自己曾经艰难的人生经历讲给她听,让她相信,即使遇到再多的坎坷,也一定不要气馁、不怨天尤人,要通过努力改变人生命运轨迹,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渐渐地,李倩有了改变,逐渐的有了笑容,也变得积极起来了。高考之后,她如愿考上了省内一所知名高校。

后来,李倩父亲特意打电话给他,“杨老师,谢谢你的帮助,是你让我们父女和好如初,您不仅教会了她知识,还教会了她做人,更重要的是让她有了今天...”。

他改变的,是一名学生的一生命运。

而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他将此定义为“爱的传递”。

“因为他人的相助,我才有了今天,我一定要将这种爱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改变他们的人生”。

“艰难的经历”

上高中时,杨建民的父亲身患癌症,家中的积蓄花光之后,母亲便四处借钱为丈夫求医。遗憾的是,父亲最终因病情加重而不幸去世。

“那些年,家庭境遇每况日下,经济条件非常差,家里顶梁柱倒下了,只给柔弱的母亲留下了一个外债累累的家庭与年少的孩子”,杨建民说。

杨建民在家中排行老大,母亲看他是个学习的好苗子,觉得日子再艰难也要供他上学。

曾为了给他交30元的学费,母亲跑遍了村庄去借钱,最终因为钱凑不够,无助地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

后来,母亲把粮食卖了,杨建民的学业才得以继续。但这些画面从此印在了杨建民的脑海中。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再回想起当年艰难的日子,杨建民的泪水还是忍不住滚落了下来。

杨建民高中毕业时,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菏泽师专。但因为家里已实在拿不出学费,不愿意辍学在家的他不想让母亲犯难。学校已经开学二十多天了,左思右想,心有不甘的他还是忐忑地找到了一中的许子林老师。

许老师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多次对他进行过帮助,但心强的他这次不好意思向老师说明来意。许老师和他闲聊了几句后就去了街上,再回到家的时候,他的手里已经变戏法一样捏着一沓钱。

“这二千元你先用着,不够的话我再想办法”,他边说边将钱塞给了杨建民。正是这些钱,让杨建民的学业得以继续,也最终改变了人生的命运。

大学专科班主任范玉老师,在他的鼓励与支持下,杨建民考上了本科;本科学校毕业之后,有很多机遇摆在面前,班主任李海英老师也给予他很多帮助,并建议留在烟台工作。但他后来听说东明县一中正招聘老师时,还是义无反顾地回老家报了名,希望能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力。

妻子杜月梅在当地的一家银行工作,是杨建民的同学,当年,她虽然知道他的家庭境遇非常差,但依然不顾重重压力嫁给了他。

她没有提任何条件,也没有给杨建民要一分钱的彩礼,2003年,两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新婚的房间里,仅仅只有一张床与一个橱子,当年的生活可以用“一穷二白”几个字形容。

“穷的叮当响,没有像样的家具,连个家电都没有”,谈起这件事,杨建民对妻子更多的是愧疚。

很多年里,妻子一直跟自己过着苦日子,但她始终没有怨言,一直理解并默默支持着丈夫,相濡以沫十余年里,两人互相鼓励、互相支撑,生活才逐渐有了好转。

结语

结束了采访,回首与杨建民老师告别,已是晚霞铺满天的时候,走在校园里,看红旗正迎风飘扬,三三两两的学子不时从校园走过。

回想起采访时他讲的一切,让人感悟最深的是他曾经的生活经历。他的思索回到了很多年以前,往事触动了心底的最深处,说到动情之处,坚强的男人却在我们面前潸然泪下。

如果,不是当年一些人的出手相助,或许,他现在经历的将会是另外一种人生道路。所以,他感恩曾经帮助过自己以及如今帮着自己的人,感恩着一切,感恩着社会,并将感恩化成了如今工作上的动力,并给予了他砥砺前行的力量,也让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种爱传递下去,用实际行动,用青春和心血燃起明灯,帮助更多人照亮人生的前路......

文章来源:菏泽手机台 责任编辑:admin

67.6K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法治周刊”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法治周刊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高清组图